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高技派建筑?

谢玮苇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18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劳埃德大厦


从震惊世人的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开始,一幢幢由钢铁打造的骇然建筑纷纷拔地而起,开辟了全新的建筑美学,此谓“高技派”。科技带来的力量感是那个时代久烧不退的一场高热。每段文化都在其中寻找意义,建筑艺术也被洪浪推攘着前行。

 



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文明愿景仿佛白日浮梦,在工业机械精确、严密的操持下,汽车、轮船与飞机等“铁皮怪兽”上天入地,巨大的钢筋铁骨挤压着空间。而以高新技术为灵魂与内核的高技派建筑师们以此为线,编织出现代城市的丛林。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劳埃德大厦


机器——时代的狂热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双城记》狄更斯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伦敦千年穹顶


两次工业革命在人们的内心划下刻骨的精神印记。那些挥舞着巨型钢铁手臂的装置以及喷吐着烟雾与汽浪的烟囱,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结晶。上帝逐渐失去声音,人占据了“造物主”的位置开始开天辟地,“高技派”建筑风格正是于此时兴起。上世纪20年代,在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中,裹挟了蒸汽与尘埃的“机器美学”(The Machine Aesthetic)诞生于世,并由建筑界的灵魂人物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建筑领域率先提出倡导。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句名言由柯布西耶在专著《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中提出,既具石破天惊般划时代的锐利,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同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便对此不以为然。在其理念中,建筑应当与自然融合,而非成为天地间如巨型机器怪物般的存在。他说:“好,现在椅子成了坐的机器,住宅是住的机器……我还可以说,人心就是一个血泵。这不叫人骇怪吗!”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


但究其根本,柯布西耶的深意并非如此。机器经由人的意志被操纵,住宅则同样应服务于人的居住体验与需求,其中被忽略的人本情怀才是世人对之误读的部分。这一点在柯布西耶的著名大型项目“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中显而易见。


他并未将大体量的公共住宅呈水平面铺开、拓展住户容量,而是不走寻常路,以“垂直花园城市”理念打造出可容纳1600名住户的高层建筑社区,并开创性地将更多公共空间移至屋顶,使人们得以拥有餐饮、娱乐及聚集的社交场所。房屋不再只是落脚之地,而是生活的归处。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


由柯布西耶奠基的第一代机器美学是古典主义建筑向现代主义建筑过渡后的产物,强调通过技术提高建筑的便捷度与使用效率,完全按照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并突破传统建筑样式的约束、打造如机械般理性且合理的外形。


彼时,这一美学理念也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及其开创的包豪斯美学。他们在机器美学道路上的探索虽十分有限,却依然将这一艺术趋向留存在历史中,并为高技派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彼得·贝伦斯设计的通用电器公司透平机车间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大楼



铁骨作皮囊


上世纪60年代,摇滚乐、波普艺术与科幻电影等文艺潮流深受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群体喜爱。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诸多幻想充满科技感,建筑界也应流而上。彼时,城市的不断扩张与人口的膨胀对规划与建筑设计提出了全新的现实挑战。随着现代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技派步入“第二代机器美学”阶段。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欧洲人权法院


比起第一代机器美学,这一时期的高技派更倾向于极端理性主义美学。他们强调建筑形式的运动性,设计显得轻巧、灵活。其中最为鲜明的特征,则是建筑结构的表皮化。


堪称辉煌杰作的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Le Centre Pompidou)可谓将这一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五颜六色的管道与钢铁编织的框架作为建筑的骨骼本应被藏于外墙内,却被建筑师里外倒置,直接覆于建筑体之上。


理查德·罗杰斯、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设计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与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皆为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同时也是高技派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随后,罗杰斯在劳埃德大厦(Lloyd's Building)项目中将这种偏执般的机器美学愈加放大。骨架外露自不必说,在强调与表现建筑细部方面,他偏爱运用玻璃、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并严密把控节点构造的精确性。同时,预制构件在其中的大量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加强了其精度,机器美感得以充分体现。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劳埃德大厦


而60年代初期涌现的英国“建筑电讯派”(Archigram)的高技理念则更具浪漫色彩。以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Peter Cook)为首的六名建筑师将反对权威、支持消费主义作为主题,呼吁摆脱现实的限制去探索建筑与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并怀抱着对科技的坚定信仰,在建筑界掀起一股未来主义风潮。


“插接城市”构想示意图


在建筑电讯派的理念中,“动态”“灵活”与“即时”是不容忽视的三个关键词。他们提出的诸多未来城市的构想无不迎合了快节奏的消费主义文化需求。其中著名的“插接城市”(Plug-In City)概念以巨构型建筑为基础,不再将人的居所视作固定不动的房屋,而是融以“胶囊公寓”的构想,令房间舱化。


如此一来,每个房间都可作为大型魔方中的一小块碎片,作为小整体按照需求随意游走、迁徙。这一理念不由让人想起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著名的“中银舱体大楼”(Nakagin Capsule Tower),或许其设计理念最初正来源于此。


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大楼


建筑电讯派另一有趣的构想为“步行城市”(Walking City)。在其蓝图中,这一类型建筑身形如钢铁巨兽,能够依靠大型机械腿自行移动,并在与其他类似城市相遇时,彼此伸出管状机械连接装置进行交流或补给,仿佛从科幻电影走入现实的梦魇。


“步行城市”构想示意图


建筑电讯派的乌托邦式幻想无疑是高技派极具个性与象征性的风格之一,然而其过于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象令他们的方案难以落地。直至2003年,彼得·库克才将“插接城市”的构想变成现实——具有强烈未来主义风格的奥地利格拉茨现代美术馆(Kunsthaus Graz)。


彼得·库克设计的奥地利格拉茨现代美术馆



温情脉脉的新生


迈入上世纪80年代后,时代的发展逐渐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不出自己生活的世界,高楼林立的冰冷城市不含一丝温度,污染随处可见。高技派的弊病也日益显露,其主张不断被诟病”缺乏艺术性和人情味”。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在居住空间里触摸到生活的柔软,诗意栖息。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由此,建筑审美开始扩大、交叉并融合,高技派也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便是其中典型。在坚持运用钢架与高科技材料构件的同时,他还极力践行着“高信息、低能耗、可循环和自调节性”的绿色生态设计观念。从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到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楼,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视觉效果及室内室外调节气候温度的生态系统,都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也被视作“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楼


福斯特曾表示:“我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由其设计的苹果新总部大楼以几何圆形的平滑弧度为建筑增添一丝温度与亲和力,纯净的曲面玻璃幕墙彰显出简约而精致的美感。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新苹果总部大楼


从冷峻、生硬且稍显激进、暴力的纯粹机器美学,到如今大气、通透并不乏艺术文化气息的温和风格,高技派超越了对建筑停留在浅层的审美视角,从强势走向柔软,最终成就了我们现在目光所及的城市之林。作为塑造人与文明的艺术,建筑始终需要些许温度与人情。

 



精彩回顾:

一张画的背面,藏着多少秘密?

什么是思辨设计?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为何美术馆温度那么低?


















编辑、文  谢玮苇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